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南通银行保险业培养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强化金融文化自觉与自信,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南通市银行业协会、南通市保险行业协会在南通金融监管分局的指导下,组织各机构以“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为切入点,采用视频展播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大家谈的方式,开展特色金融文化微宣讲,旨在教育引导全体从业人员深刻理解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丰富内涵,呼吁积极践行“五要五不”原则,恪守市场规则和职业操守,并贯彻到银行保险机构经营管理各方面,共同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这五点要义,为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根本遵循,更是我们推进经营管理、加强合规案防的最大公约数,最大同心圆。海门农商银行将全面理解、深刻领会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深厚思想基础和重要实践意义,将相关要求落实到日常工作生活中,守好金融从业的根和魂。
一要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重信守诺,金融行业更以信用为基础,没有诚信寸步难行。诚实守信是该行“幸福金融 百姓银行”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更是海门农商银行赢得社会信赖、争取各方支持的基础。要坚持契约精神,恪守市场规则和职业操守,树立社会利益、公众利益至上理念,决不允许发生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事情,决不允许以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凌驾于社会利益至上。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注重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答应客户的事情,要按时按质完成,决不允许发生推诿扯皮,以诚信赢得客户满意。要坚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到忠诚老实、光明磊落、公道正派、勤奋工作、廉洁自律。要坚持实事求是、对事业负责,发扬“铁算盘、铁账本、铁规章”农信人的优良传统,做到讲原则、守规矩。要坚持严以自律,日常工作生活中严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碰红线,不触底线,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与人和善,珍惜良好声誉和职业前途。
二要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金融具有功能性和盈利性双重属性,政治性更是农商行的首要属性。要深刻理解“幸福金融 百姓银行”的文化内涵,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将助人利他作为从业准则并长期坚持下去。要利客户。客户就是农商行发展的“阳光雨露”,离开阳光雨露,种子再好也难以生存。要始终把客户放在第一位,把客户作为决定农商行发展的战略物资去储备,努力实现“我们有什么”到“客户要什么”的理念转变,切实增强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多样性、普惠性、可及性。要利员工。员工是农商行发展的“内在基因”,一旦破坏了基因,就会导致抵抗力下降,就容易生病。要进一步打造海门农商银行与员工的命运共同体,真正实现共生共荣的“幸福金融 百姓银行”愿景。要利伙伴。包括大堂保安、大堂助理在内的三方人员,为海门农商银行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要充分关注该类群体的诉求,在荣誉评选、奖优罚劣等方面进行探索尝试,对于个人有意愿、条件相符合的人员,在员工招聘中也予以重点关注。我们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诚恳欢迎每一名员工通过努力实现进步。同时,也希望每一名员工关心、支持、融入海门农商银行的发展,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各项监管规定,不损害和侵犯客户利益。要利社会。社会就是发展的“土壤养分”,只有社会生态好了,农商行成长的土壤才会更肥沃,才能吸收更多的养分。要善于跳出单纯业务搞金融,多思考能给对方带去什么、给客户带去什么,能从哪些方面达成共识、优势互促,主动承担更多的金融服务和社会责任,与社会治理体系深度融合,努力成为政府及百姓心中的“自己人”。
三要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稳健审慎”是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的经营智慧和生存法则。要将“稳健第一,速度第二”的理念贯彻到经营管理方方面面,统筹好改革、发展和稳健,兼顾短期长期、稳增长防风险和速度质量效益,把握好稳和进的关系,一体推进内控案防、风险管理、安全保卫、审计稽核、纪检监察等各项工作,切实把好稳中求进的方向盘。要处理好业务发展和合规风险的关系,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要杜绝以业务发展为借口,置法律法规和总行的规章制度于不顾,放松要求甚至全面失守,人为制造虚假的、带有严重风险隐患的经营业绩;要杜绝“怕事不做事”,将合规风险摆在业务发展的对立面,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裹足不前,因噎废食、自缚手脚;要杜绝缺乏独立思考习惯,听风就是雨,甚至煽风点火,整天将合规风险挂在嘴边,却不体现在日常行动和工作成效上。要处理好个人业绩和忠诚干事的关系,既看当下,又看长远。个人业绩和忠诚干事是高度统一的,只有“忠诚干事”才能创造好的个人业绩,才能实现自我发展。当前,金融环境严峻复杂,银行业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和社会风险传导压力,任何行为上的瑕疵都可能引发风险。要杜绝虚假的业绩,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要处理好制度执行和道德规范的关系,要体现高站位、好人品。一方面,要严格制度执行。法律有明文规定、单位有制度约束,这些都是必须执行的刚性要求,绝不允许选择性执行、变通性执行。另一方面,要加强道德修养。拧紧思想上的“总开关”,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慎独、慎初、慎微,避免心存侥幸,否则偶一为之,就将“一失足成千古恨”。
四要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立场观点方法,海门农商银行的企业精神也涵盖“守正创新”的内容。守正,就是要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切实加强对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着力做好“五篇大文章”;创新,就是要紧紧围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便利人民群众,不能搞偏离实体经济需要、规避监管的伪创新、乱创新。要在普惠金融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加大实体贷款的投放力度,将更多金融资源精准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真正与海门经济发展同向同行,同频共振。要在场景建设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要坚持无场景不金融,推动金融服务与生活场景融为一体,让金融服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要积极应用“场景化创新”,围绕衣食住行、娱教文卫等,将金融服务深度嵌入到多维度、高频次交易场景,助力增强客户黏性。要在履行社会责任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要注重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以金融力量撬动价值增长,以利他之心厚植为民情怀,以慈行善举增进社会福祉,让农商行发展成果拥有更多“民生含量”“温暖指数”。
五要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是对金融从业者法治精神和行为管理的基本要求。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以案为鉴、警钟长鸣。只有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依法合规、初心不改的队伍,才能工作舒心、家属放心、监管认可、客户信赖。要将合规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关键一环,以职业道德自律、以规章行纪他律,将合规文化融入经营发展和行为管理的方方面面,将党员管理、业务管理、员工行为管理相结合,引导全体全行上下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依法为先、合规为重,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在思想认识上要强化高站位。要坚决树立讲政治就是合规的理念,将支农支小、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政策要求,转化为我们自身的发展战略、经营方针,融入我们的内控管理,细化为我们的日常工作。这是农商行最大的“合规”,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清晰的认知。其次,讲合规就一定要落实好上级部门的管理要求。近年来,无论是省联社,还是监管部门,针对农商行的经营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可以说渗透到了经营发展的方方面面,落实好这些要求,就是合规。再次,要充分认识到,合规是我们行稳致远、实现奋斗目标的前提。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下,合规是防范各类金融案件的基本要求,是农商行稳健经营的有力保障,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全力构建适合农商行特点的合规管理体系,防控好重点领域风险,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使农商行走得更稳,走得更远。